肖波教授团队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 2021-10-22 17:46:42 已阅读: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肖波教授团队最新2项关于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均发表在药学领域重要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IF = 11.4)。其中一篇题为 “Natural exosome-like nanovesicles from edible tea flowers suppress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via ROS generation and microbiota modulation”,研究团队首次从可食用茶树花中分离、纯化获得大量外泌体样纳米囊泡(TFENs),通过检测发现TFENs富含儿茶素、类黄酮、功能蛋白和脂质等活性物质。TFENs通过刺激活性氧产生,对癌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而对健康细胞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动物研究表明,静脉注射或口服TFENs后,TFENs可在乳腺肿瘤和肺转移部位积聚,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并可有效调节荷瘤小鼠的肠道菌群。这项研究为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途径抑制乳腺癌及其肺转移的天然外泌体样纳米平台的绿色生产带来了新的思路。另一篇题为“Multi-responsive nanotheranostics with enhanced tumor penetration and oxygen self-producing capacities for multimodal synergistic cancer therapy”,研究团队结合癌症成像示踪与靶向治疗的诊疗一体化纳米疗法,将具有肿瘤细胞靶向功能的ICG类似物(NIR770)修饰在负载化疗药物阿霉素(DOX)的丝素蛋白纳米粒表面(N770-DOX@NPs)。这种结构简单,易于构建,同时具有肿瘤靶向、线粒体靶向、多重刺激响应性、多模态成像、肿瘤微环境重塑、光疗和化疗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纳米治疗平台,可以为下一代癌症靶向协同治疗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炎症性肠病(IBD)的全球发病率呈现急剧上升趋势,且易转化为结肠癌。虽然研究人员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缺乏根治该疾病的药物系统。肖波教授团队最新2项关于纳米药物在IBD口服治疗的成果分别发表在生物材料领域重要期刊《Biomaterials》(IF =12.47)和药物递送领域综述期刊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IF = 15.4)。其中一篇题为“‘Green’ nanotherapeutics from tea leaves for orally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alleviation of colon diseases”,研究发现茶叶来源的天然纳米药物表面的半乳糖基团可以通过半乳糖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促进巨噬细胞的特异性内化。这些天然纳米药物能够减少活性氧的产生,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增加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量,并且能有效预防和治疗IBD和原位结肠癌,该纯天然纳米药物系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另一篇题为“Oral delivery of natural active small molecules by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该综述论文对口服纳米药物在IBD治疗中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展望,对未来口服纳米药物及天然小分子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硕士研究生陈秋冰(2016级)、苟双全(2017级)和俎梦航(2018级)分别为上述论文的第一作者,肖波教授为上述论文的最后通讯作者,西南大学家蚕国重室代方银教授、西南大学食品学院曾亮教授、重庆大学药学院王晨晖副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柯博文教授等为上述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大力帮助。

这些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3172, 8157180782072060)、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优青团队培育项目、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