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用基因书写“数字家蚕”新未来——代方银院长寄语2025级“蚕学+生物技术”双学位本科新生

发布时间: 2025-10-30 17:12:17 已阅读:

金秋十月,学院2025级蚕学+生物技术双学士学位的新生们进入了紧凑的学习阶段,他们朝气蓬勃,满怀憧憬。10月27日,学院院长代方银教授以一场题为“从基因库到泛基因组:面向‘三个科学’推进自立自强”的新生学业指导课,引领同学们开启大学学业与科研之旅的精彩序幕。

一只蚕虫,一部文明

家蚕被誉为“改变历史进程的动物”,桑树则被誉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从“螺祖始蚕”到“海上丝绸之路”,从“鎏金铜蚕”到“半颗蚕茧”,代院长娓娓道来,讲述家蚕如何书写历史篇章。他指出,蚕桑不仅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厚重底色,更成为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新材料研发与文化自信的强大载体。

一粒种子,一个世界  

代院长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引子,强调“一粒种子足以改变一个世界”,增强大家对种质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他介绍了家蚕基因库的发展历程,鼓励同学们从源头出发,循序渐进,坚定“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信念,勇于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需求的大潮中。

一组基因,一切可能  

“拥有基因库,便拥有一切可能。”代院长向同学们生动展示了家蚕从传统经济昆虫到新型产业生物、科学研究模式、文化瑰宝的多元价值。他强调,家蚕不仅是“富民之虫”,更是“未来之虫”,在生物质材料、生物反应器、生命模型等领域展现出无限前景。从2004年家蚕基因组框架图论文发表于Science,到2022年发布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我校家蚕遗传研究前行于国际领先行列。他勉励新生要“瞻前顾后”、顶天立地,既要深耕基础研究沃土,也要勇于开拓应用创新天地。

一份初心,一片未来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代院长引用向仲怀院士的评价,激励同学们站在“数字家蚕”的新起点上,勇于投身“改造家蚕、多元利用”的创新工程,以青春之笔书写蚕学新篇章。

代院长指出,以家蚕为对象的科学研究,有三个层面(领域)的贡献,即蚕业科学、昆虫科学和生命科学。“小蚕虫,大学问”,深耕蚕学,未来可期。

这不仅仅是一堂学业指导课,更是一堂浸润情怀与使命的教育课。代方银院长以师者之心,点亮新生前行的明灯;以科学家之志,铸就学子攀登的阶梯。愿2025级蚕学新人们,破茧成蝶,不负伟大时代,不负“蚕”路征程!

 

撰稿:但姝诺

供图:滕洋荣汇

初审:黄宏佑

复审:尹  萍

 终审:朱高峰